富华优配

查看产业体系新闻 >

大河网:【青藏高原上的河南人】这群河南人干了啥? 被国务院联合核查组称赞创造了奇迹

2018-05-27 来源: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青藏高原上的河南人】这群河南人干了啥? 被国务院联合核查组称赞创造了奇迹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18.05.27 记者:祝传鹏

编者按: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潮,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小人物,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自己的传奇,铸就了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即日起,大河网推出系列报道,走近“青藏高原上的河南人”,讲述一群普通河南工人在青藏高原的故事。

青藏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这里空气稀薄,气候极为恶劣,被称为“生命的禁区”。5月15日至22日,大河网记者随“党旗飘扬在高原,主流媒体看能源”采访团一行穿越大漠戈壁、草原牧场,来到位于青海省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义海公司(以下简称:义海公司)以及下属两矿进行实地采访,经受缺氧、干燥、寒冷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寻访在青藏高原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忍耐的河南人。

有煤矿,就有碴山,露天矿就会有矿坑,这都很正常。但义海公司作为一个传统的煤炭开采企业,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打破所谓的行业“魔咒”,告诉人们“煤炭也可以是绿色产业”,从而在祁连山和“三江源”生态保护过程中,创造出被国务院七部委称为“以‘义海模式’为核心的‘木里经验’”。

木里矿区位于海拔4200多米的木里山上,这里的氧含量只有平原的60%至70%,行走时如同背负一袋面粉。中原人到高原,多少都会有高原反应,在这里,不能高声说话,不能畅怀大笑;不能快步行走,不能暴饮暴食。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木里全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昼夜温差之大近乎一天经历一次四季轮回,夏季出现雨雪冰雹也是常事。

这里的高寒草甸是大自然历经千万年的孕育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几乎不能自然修复,人工恢复也没有成功的先例。义海公司木里矿在建设初期,就把环境保护纳入了设计规划。开采时,把剥离的草皮整齐码放,以备修复植被时利用。2009年,曾尝试把先期剥离的草皮带土移植,探索植被恢复技术,但效果不如人意。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2015年的春节,义海公司的干部职工放弃了回河南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大家反复讨论在碴山上种草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并努力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针对碴山坡度较大的问题,他们参照梯田的形状,对碴山削坡整形,把坡度从70度降到35度以下;为减少雨水的冲刷,他们在每层梯形坡的坡顶修挡水堰,坡面修排水沟,坡底修引水渠;为了解决草籽来源的问题,他们从二十多种草籽中进行反复的试验、筛选,最终选择了五种最适宜高寒地区生长的草籽进行播种;为了寻找适宜的土壤,他们组织人员和车辆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到180公里外的地方去买土,再按一比四的比例,掺拌着从周边牧民家收购的牛羊粪,才配成了养分充足的腐殖土……一切的努力,只为确保在5、6、7三个月的最佳播种期内,完成省州县联合督导组规定的播种任务。

一场植草复绿攻坚战全面打响!

三个月的播种期,是大自然的规定,只会因天气的异常而减少,绝不会增加;植草面积是青海省政府的规定,少一平方米就不算完成任务。速度慢了,害怕完不成任务;速度快了,又害怕不够细致,草籽发不了芽。所有人员就是在这样矛盾纠结的状态中投入了新的战斗,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再加上缺氧、天冷、衣着笨重,爬上爬下,很容易劳累,可再累也没人休息,有的只是加班加点地忙碌着……

从农林公司增援的技术人员中,杜五营已经五十多岁了,年龄最大,经验也最丰富。哪想到身体健硕的他上到木里山,高原反应就很强烈,带队领导害怕他出事,劝他回去,他坚持不走。知道他脾气倔,就叮嘱他走路慢些,说话慢些,随身带着瓶装氧气和缓解高原反应的特效药。但一到工地上开始干活,他就全忘了,三天晕倒了两次,第二次还差点从坡上摔下来,但是他仍然坚持工作,不愿离开工地休息。

植草重要,职工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杜五营的情况上报后,义海公司和农林公司领导分别下了死命令,拉也要把他从工地上拉回来。杜五营听到后,老泪纵横,哭着说:“我种了半辈子花草,就这一次最值!跑这么远,打拼了十多年的家业,如果因为环保被关停了,我们怎么向大家交待?我死也不回,你们要是硬把我送回去,我就自己买票再回来。”他的话让所有的人感动,在场的人谁也不敢说话,害怕一说话,就会哭出声。最后,都妥协了,杜五营同意到海拔较低的义海公司天峻办事处休息一周,等身体情况允许再上山。

可三天后,杜五营又出现在工地上。他的事已传遍了工地。这名老党员、老工人,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工地上的每一个人。下雨,不停工;下雪,不停工;只要穿的大头靴陷不进泥里,他们就总会比太阳起得早,比羊群回家晚。脸上的皮褪了一层又一层,累倒了一次又一次,播种的土坡,完成了一面又一面,他们终于赶在最佳播种期内,完成了播种任务。

苦了,累了,当看到嫩绿的小草破土而出时,他们笑了,矿区欢呼了,人们奔走相告,就像发现了稀世珍宝。对于植草复绿的每一名参与者来说,人生第一次发现尖尖的草芽竟那么美。几天过去了,整个义海公司的碴山绿了;一个月过去了,木里矿区青草覆地,微风吹拂,绿波荡漾,美得让人心醉。

木里矿区植草复绿、综合整治成果远超预期,青海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义海模式”。 2015年9月,省州县联合督导组批准木里矿恢复生产,成为木里矿区11家企业中唯一恢复生产的企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察看了木里矿区植草复绿的成果后,称赞说:“出苗率达到每平方米2500多株,在内地矿区也不多见。你们的草,种的好啊!” 但是,当他听说每平方米成本超过53元时,轻轻地发出一声叹息——“可惜不容易推广啊!”

那一声叹息,在义海公司党委听来,犹如一声响雷。因为此时,义海对植草复绿工作的目标定位,已经从最初的保住企业上升到了高原环境治理的高度。为此,义海人又开始了新的探索,2016年,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反复的实验,他们决定把土壤厚度调整了10公分,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平方米的成本也一下子降到了25.3元,草籽发芽率及长势完全符合预期。这一年,义海能源完成了150万平方米的植草复绿任务,实现了植草规划区域内零空白、全覆盖。

2016年9月,国务院七部委联合核查组对他们在植草复绿、环境整治中取的成果感到惊叹,称赞义海公司在高海拔矿区人工植草复绿中创造了奇迹。

2017年5月,木里矿被评为青海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并要求在青海全省推广以“义海模式”为核心的“木里经验”,“木里经验”的推广为义海公司在青海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