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华优配

唱响奋斗之歌——记“河南能源大工匠”获得者、永城园区生产技术部总经理侯刘涛

2021-01-27 来源:河南能源

  “五环炉A级运行突破288天,充分证明,由河南能源和五环设计院联合设计开发的粉煤加压气化炉经得起考验、值得信赖。”1月18日,在永城园区二期气化现场,生产技术部总经理侯刘涛向到访的省内气化炉专家展示了五环炉改造新工艺。

  侯刘涛,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这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刚刚获得第三届“河南能源大工匠”荣誉称号。他身上还有很多亮眼的标签:永城市大工匠、永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商丘市拔尖人才、河南省石化医药系统行业标兵……

  年轻人好样的

  2007年,年仅23岁的侯刘涛,怀揣梦想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来到了豫东明珠——河南永城,成为永城园区首批参加壳牌气化炉原始开车的拓荒人。

  该园区一期气化装置使用的是壳牌煤气化技术,试车时,这些洋设备有些“水土不服”:气化炉积灰严重,氧负荷很难突破80%。面对这些卡脖子问题,侯刘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对企业负责的使命感,参与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技术研讨和运行数据分析,侯刘涛及同事决定对激冷气压缩机进行“手术”,彻底解决激冷气偏小的问题。2009年10月,激冷气压缩机改造完成,激冷气量由19万标方/每小时增至25万标方/每小时,效果立竿见影,气化炉积灰问题迎刃而解。“大型煤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探索与实践”项目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果说参与激冷气压缩机改造,让人才济济的永城园区对侯刘涛刮目相看,那么,高调推进国产化设备应用则为其赢得了“技术专家”的桂冠。

  壳牌气化装置原设计的飞灰过滤器是美国生产的陶瓷过滤器,抗热震性能差,价格昂贵,差不多两三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侯刘涛和同事们打破传统理念,坚持走设备国产化之路,他们历经上百次模拟实验,终于成功应用国产金属滤芯替代进口陶瓷滤芯,不仅打通了装置运行的任督二脉,而且大大降低了设备检修费用。

  2013年,壳牌气化装置连续运行创世界纪录,突破322天,广州“壳牌最佳运行奖”颁奖盛典上,壳牌煤气化专家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年轻人,好样的”。

  要逆袭而不是抄袭

  永城园区二期气化装置使用的是五环炉,由河南能源和五环设计院联合设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炉2015年建成试车,虽然产出了合格的产品气,但五次试车运行时间最长只能坚持4天。按说,五环炉是在壳牌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操作弹性应该比壳牌炉更强,运行周期应该比壳牌炉更长,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国内外气化炉专家投来质疑的目光。

  “虽然模仿,但不能简单地抄袭,要选优去劣、逆袭超越,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造,提高炉子的适用性。”侯刘涛坚定地说,并主动请缨,再次冲到技术攻关的最前沿。

  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一切要靠他与同事一起摸索。他们跑现场、看数据、查资料,与设计院、特种设备厂家沟通联系、反复探讨。最终,通过“三步走”的改造方式,他们分别对激冷器的冷却介质、喷淋方式和湿洗塔塔盘进行优化,解决了该炉频繁堵渣以及湿洗塔压差高难题。2016年12月,永城园区第一台五环炉改造完成,顺利通过性能考核,运行周期不断攀升。

  “五环炉改造成功,不仅为五环设计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大型粉煤气化炉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公司总经理谢肥东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侯刘涛的名字不胫而走,一些科研单位或大型化工企业向侯刘涛抛出了橄榄枝,有的开出了高薪,有的给出了高位,但侯刘涛岿然不动。他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南能源培养了他,给了他平台,他要反哺企业。

  侯刘涛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独门绝技传授给后来者。工作室成立后,侯刘涛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先后围绕节水节能、互联互通、扩能改造等方面完成100多项技术课题,有效保障了装置稳定运行。其创新成果生产数据自动传输系统(OPC),被推广到多家化工单位,赢得了广泛赞誉。2020年,“侯刘涛创新工作室”被河南省总工会评为“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人才工匠创新工作室”。

  美丽的光环后面总有艰辛的付出,从一线操作工人到技术厂长,再到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侯刘涛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2016年的一天,壳牌气化炉十字支撑吹扫器漏水,换热器中的积灰渣块就像凝固的水泥一样,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已是技术厂长的侯刘涛在气化炉环隙内连续清渣两天连夜。当时天寒地冻,室外气温已降到零下7摄氏度,困了,他就裹个破棉袄,在电梯门口打个盹;饿了,吃一口冻成冰疙瘩的加班饭,直至顺利开车。

  匠心筑梦,成就精彩人生。从侯刘涛成长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奋斗的艰辛和快乐,他们崇高的人生目标追求和感恩精神,回应了时代的呼唤,唱响了“出彩能源人”回肠荡气的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