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河南国资》聚焦集团公司创新工作,刊发《河南能源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文。文章从“以两种转化为方向”“以双链融合为重点”“以打造四个高地为抓手”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报🎶道了集团公司创新工作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现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河南能源把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明确“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以“224”策略无缝对接省“创新驱动战略”,助力企业改革重生取得重🥀大突破。1~5月份🐎,河南能源实现营收490亿元,累计实现科技投入9.77亿元。
以两种转化为方向。河南能源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指示精神,努力实现企业向创新驱动型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转变。从资源驱动ℱ到创新驱动提升,以煤矿安全技术、智能化矿井建设、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为重点,走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道路。依靠完备的生产体系和翔实的现场数据积累,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强强联合,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57个,基层创新工作室120家,63家企业加入河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组织和参与编制国家级安全生产标准3项、行业标准22项,9家单位被命名高新技术企业。从传统企业向创新企业转变,围绕煤炭、化工两大主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势再造两大工程,将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运用到矿井生产管理,建成6处省一级智能化矿井、3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0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以生物降解材料和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为重点,发挥研究总院的研发优势,推动聚MMA等技术取得突破,储备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销售、采购、贸易等传统业务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大数据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电子商城、电子招投标平台为基础,协调构建“智慧物贸”综合化服务平台。
以双链融合为重点。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瞄准产业发展瓶颈强突破,大力实施关键技术项目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义煤公司“深部煤矿冲击地压巷道防冲吸能支护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永煤公司采用“锚杆索+钢棚”复合支护技术,攻克“三软”支护难题;MMA绿色生产成套技术项目在濮阳园区开工建设;新疆公司近距离煤层三面临空不规则孤岛面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成功回采煤炭120万吨ꦅ;三门峡戴卡实施轮毂聚酯透明粉+透明漆喷涂技术研究及应用,成为国内首家具备聚酯透明粉产品生产单位。瞄准创新成果转化强效益,完善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机制,采取“试用、改进、提升、推广”的方式,缩短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转化周期,以内部市场化为依托建立知识付费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促进技术研究和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贵州豫能提高原煤煤质创造经济效益4400余万元。濮阳园区3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节能项目投用后产能提高20%,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3200余万元。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乙二醇催化剂已在黔希煤化工投用25个月,累计产出乙二醇近50万吨,产值约20亿元。国贸集团利用数字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招标、采购平台,实现产品溢价增收1.3亿元,节约招标、采购资金4亿元。
以打造四个高地为抓ܫ手。将科技创新管理纳入总部核心管理职能,协调推进科技创新“突破工程”,增强创新动能。打造投入高地。建立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明确将科技投入强度作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对所属单位负责人进行考核,与年薪挂钩。同时,每半年对科技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考核,奖优罚劣。2021年,全年科技投入22亿元,实现了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2%的目标。2022年,确定59项科技研发项目,计划投入25亿元。打造人才高地。近年来,河南能源通过“招才引智”广纳各类管理、技术、技能人才7000余名,通过技术职务评聘中级专家8人、尖端人才15人、特聘师393人、主任师1350人,通过技能职务评聘高级工匠38人,一级技能师93人,博硕士学历增加287人,本科、大专学历分别提高2.26%、3.62%,高技能人才占比增长19.86%。打造政策高地。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陆续印发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管理办法、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产学研项目“揭榜挂帅”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稳妥推进所属单位统筹运用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激励工具,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技术骨干进行差异化工资倾斜和重点激励。对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按照合同到账资金税后的15%进行收购奖励,让智慧的“脑袋”拥有鼓囊的“钱袋”。四是打造合作高地。建立“1+N”的协同创新机制,以研🌟究总院为依托,与各大院校横向联合,打通壁垒,开放共享,积极化解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等问题,加快“一院四中心”建设步伐,与中科院签约合作成立中部地区最大的化工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与郑州大学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展“合成气制烯烃”“碳中和”等项目研发。